• 電話

    電話

  • E-mail

    E-mail

名人專欄/專訪

發展境外經濟特區 Taiwan can help

【今周刊】專欄  刊登日期 :2020-04-2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 ◆按此◆聯結今周刊 –

 作者: 郭智輝理事長

台灣武漢肺炎疫情在一周三度零確診,以及連六天無境內確診案例後,大家稍喘了一口氣,沒想到竟爆發敦睦艦隊群聚感染已有20餘例確診病例,再度讓國人情緒緊繃。

撇開「敦睦專案」不談,到目前為止,台灣在防疫上的表現屬國際優等生,備受全球矚目。但若百密一疏,極可能前功盡棄,甚至導致嚴重的損失。

武漢、湖北類包機返台時,防疫中心採取嚴格控管,返台民眾全數集中送往檢疫所進行14天的安置隔離;歐美疫情正熾,自當地返台民眾也應該比照最高規格、集中安置隔離,才不致讓全民防疫的努力功虧一簣。我們不應歧視武漢肺炎確診國人,但對於違反任何應遵守事項、危及防疫機制的人,則應課以最高罰責。

防疫規格愈高、成本自然愈高,準備少、花錢省,但要承擔的風險就高。備戰能量高或低無關對錯,純粹基於領導人的決策考量,但要了解,一旦出現確診,事後再多的遺憾也無濟於事。目前政府的作法,就是讓老百姓有安全感、又不會付出太高代價的折衷方式。

實務上沒有所謂最好的策略,只有依企業資源情境,作出最適化決策。事業單位的最佳決策,也未必是整個企業層級的最適決策,進退拿捏,在在考驗領導人的能耐。

台灣腹地有限,最好的防疫作為,應是決戰於境外,目前也大致符合這樣的戰略思維。如果近期疫情控制得當,接下來經濟振興便成為主軸,輪到經濟國家隊上場,也應把「決戰境外」的戰略納入考慮。

台灣經濟發展靠特區,早年有高雄加工出口區,後來由新竹科學園區接棒;民間企業充滿活力,從零到有到專闖出一片天,但政府的角色仍然吃重,定政策、給資源,產業才有生根茁壯的機會。

延續這樣的脈絡,在後防疫期,我們可考慮協助友好國家設置「境外經濟特區」;有些國家發展特定產業有心無力,台灣擁有50年的成功經驗,可提供實質的協助。若能由政府出面統一與在地國洽談設置特區營運事宜,進駐的台灣廠商對口就是台灣政府代表,簡化溝通流程、加速營運效率,可望促成台灣政府、台商與在地國的三贏局面。

小英政府上任以來,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;搭著這次漂亮的口罩外交、醫療外交,台灣可以順勢聚焦醫療教育,增設醫學、公衛、護理等學科外籍生的名額,以全英文授課,向友好國家的優秀學子招手。五年、十年後,當一批又一批的外籍生陸續畢業回到母國醫療體系服務時,他們接受台灣醫療系統的專業知識,習慣運用台灣系統的設備及藥品,這是實質影響力的延伸。台灣醫療設備、藥品、醫材業者若能適時赴當地經濟特區設廠生產,成長將不可限量。

時間再拉長來看,台灣在醫療公衛領域的能量與貢獻已受肯定,未來當開發中國家為數眾多的醫療主幹都擁有良好的台灣經驗,屆時,WHA或WHO必然有台灣發揮的空間。

我們有經驗、有能力,合組官民國家隊,Taiwan can help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