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電話

    電話

  • E-mail

    E-mail

名人專欄/專訪

台積電之後的下一座護國神山

【今周刊】專欄  刊登日期 :2020-07-2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 ◆按此◆聯結今周刊 --

 作者: 郭智輝理事長

企業為了追求永續經營,必須提供市場當下所需的產品或服務,先前的產品或服務則隨著需求改變而遭淘汰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產品生命周期(PLC)。

政府是最大的服務業,也必須適時回應民眾的需求,調整出當下的最適政策,才有機會「永續經營」。政策也有PLC,過去再好的政策,若不能適應大環境的需求,也可能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大石頭。

台灣的當務之急是少子化、老年化、土地不足、法令僵化、稅制不友善,這些都是投資發展的劣勢;但是有解嗎?

目前以台積電為首帶領出來的半導體供應鏈,穩住台灣經濟的半壁江山;依趨勢來看,未來十年台積電的晶圓代工模式仍找不到對手。台積電甩開對手糾纏的兩大關鍵,一是抓對趨勢,二是蓄積人才庫。

早在半導體主流仍為IDM(垂直整合製造)模式的年代,台積電就開始發展代工模式,專注製程、良率的提升,因而走出一片天,甚至引領趨勢,令對手苦苦追趕。張忠謀前董事長上任之初,便全球攬才,吸納美歐最頂尖的人才,投入先進製程的研發。如今台積電不僅是半導體,甚至是台灣企業的Benchmark。台積電不但讓台灣成為矽島,更因為高階製程無可取代,以致沒人敢動台灣,成為保護台灣安全的矽盾。

台積電很棒,但是優秀的領導人一定會問:「What’s next?」台灣未必要打造另一座「護國神山」,但一定要找出台灣的第二支腳。

武漢肺炎波及全人類,因此相關疫苗、檢測、治療等領域的市場是放眼全球。台灣內需小,因此所選擇的市場便決定了產業的成長空間。智慧醫療是科技與醫療的結合,兩者皆是台灣的強項,若能加速整合應用,並拉高至大健康產業的層級,將會是台灣打國際戰、賺國際財的好項目。

海島國家土地有限,有效益的國土規劃更形重要。一方面要讓外人進來消費,也要讓產業能有更大的揮灑舞台。尤其面對亞太、印太局勢的快速變化,我們更應因勢利導,進行全面的戰略部署。

香港和新加坡向為台灣外貿競爭對手,兩地的優勢皆為金融、消費、旅遊,過去台灣在這方面處於弱勢。但時移境遷,香港有國安法的衝擊,新加坡面臨疫情和經濟的壓力,若能順勢接收兩地的商機和國際客源,台灣將可提升國際形象,以及島內的生活品質。

以國土有效規劃來看,我們可將台灣劃分為四大區,分別是北區(包含北北基桃竹)、中區(中彰投苗雲)、南區(嘉南高屏),以及東區(宜花東)。

北區為台灣的政經金中樞,有國際機場和碼頭,還有香港缺少的高科技聚落;如能劃出境內關外特區,具有免稅招商誘因,並排除適用境內的法規,讓進駐廠商經營更彈性、更靈活,有機會挑戰香港區域金融中心的地位。

南區擁有碼頭、機場,產業供應鏈完整,亦可規劃境內關外特區,發展能源、光電等產業;產業園區以取代新加坡為發展目標。

中部作為大健康產業園區,還有機械產業鏈,可發展生技、生醫、醫材,以及生活休閒產業,提供全台民眾和南北兩特區境外客層的休閒需求。東部是台灣後花園,最適合規劃為觀光醫療旅遊等產業。

台灣地理位置適中,在六小時航程內,可抵達包含東亞及南亞的印度,在美國印太新戰略下,台灣恰可適時發揮產業供應鏈的地理優勢與生活圈的輻射效應。

台灣的人口弱項不易扭轉,我們可透過大學、研究所提供獎學金,吸引六小時生活圈的優秀外籍生;當他們在台灣生活四至七年,未來回到母國時,等於延伸台灣的影響力。若他們畢業後想留在台灣工作,也可提供工作簽證,不但減緩台灣少子化的衝擊,還能提供企業優秀的人力資源。

境內關外特區除了實體的運作外,友善的法令和稅制是軸心,尤其是稅賦優惠若能逐步放寬適用範圍,十年後台灣化身為「免稅島」(duty free island),對港、星會更具威脅。

至於傳統中小企業,在台灣的經營日益困難,同時也為配合新南向政策,外貿單位可與東南亞友台國家洽談境外關內特區,長期租用大面積土地,依各地區的資源條件,導入台灣相關產業鏈進駐,設置一次或二次加工,大量聘僱當地員工,提供具競爭力的勞動條件,複製早年台灣加工出口區的成功模式。同時完善特區內的生活機能,打造成小台灣;並與當地政府建立良性互動,與在地居民和睦相處,這才是最堅實的經貿外交。

台灣已是成熟社會,諸多法令,如《勞基法》、稅法等,對中小型企業不再有利,修法緩不濟急,加以土地有限、人口老化等問題一時無解,若能「境內關外」與「境外關內」雙頭並進,將可延續台灣品牌的生命周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