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電話

    電話

  • E-mail

    E-mail

名人專欄/專訪

企業海外據點要落地生根

【今周刊】專欄  刊登日期 :2020-09-3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 ◆按此◆聯結今周刊 --

 作者: 郭智輝理事長

又到了華人三大節日之一的中秋節。古人常說:「每逢佳節倍思親」,的確,早年不少人為了生計,離鄉背井到外地打拚,遇到傳統節日,自然希望能與家人團聚吃餅賞月。

現在科技進步,離鄉少了鄉愁,返鄉卻多了匆促;尤其今年武漢肺炎影響,外地遊子該回來的都回來了,四天連假可能比過年還要熱鬧。

從中國、台灣到韓國、東南亞,過中秋雖然是華人的習俗,但是慎終追遠、飲水思源的傳統仍值得保存流傳。但是,歡度傳統節慶就一定要扯上意識形態,或與國家認同連結嗎?吃了感恩節的火雞大餐,不會被迫當美國人;耶誕節徹夜狂歡的人們,也不會因此就以為自己是歐洲人。

去年新加坡國慶,總理李顯龍對於族群認同有一番精闢的見解。他說,早年有大批華人自中國來到新加坡謀生,胼手胝足、安家立業;先輩們把自己當過客,抱著落葉歸根的想法。然而隨著環境演變,海外華人模糊的身分認同,身在南洋心在中國,他們對當地家園的效忠意識也受到政府的質疑。

到了1960年代,新加坡正式獨立建國,多數華人選擇留下來,並與其他種族一起建立一個多元種族的社會和獨立的國家。不光是華人,印度與馬來社群也一樣,從一開始的過客心態,最終選擇認同腳下的這塊土地。即使各自與原本的祖國仍有密切聯繫,但大家都從「落葉歸根」變成「落地生根」,共同為新加坡的未來而努力。

人不能忘本,記憶父祖輩的源起是好事,保留來自中原華夏的優良傳統習俗與文化也是好事,但卻不能強求他人也要遵循你的認同價值。反之,選擇認同其他文化價值的人,也不應該敵視或反對認同華夏文化的國人。台灣已逐漸成為多種族、多文化的國家,原住民、舊住民和快速增加的新住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,互相交流;只要打算在台灣待一輩子的人,都希望能如李顯龍總理所說的落地生根,為自己和子孫的福祉而奮鬥。

歐盟的人民可自由遷徒、落地繳稅,儘管有不同的背景經驗,但彼此尊重珍惜每個生命的歷程,因為「共好」才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理想。

同樣地,國際企業在當地國也要有落地生根的思維,與在地政府、員工、供應鏈良性互動,才能成長茁壯。

台灣市場有限,企業必須放眼國際才有機會做大做強,本土化和國際化思維要交互運用才能奏功。不少企業海外發展碰壁,就是缺乏本土化的人才;除了少數外派的台幹,多數員工在當地招募,既了解風土人情,也更熟悉當地的市場。

在企業征戰國際的過程,大學其實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。如果能招攬當地學子到台灣接受相關產業的高等教育,比如極具潛力的大健康產業,等於為企業先期培訓人才,供日後海外發展所用。

政府的產業計畫更應將大學納入,擴大海外招生的規模;若以每年招收一萬名外籍生估算,10年便可培養10萬名具台灣經驗的專業人員,成為台灣企業國際化的人才庫。

企業領導人在規劃長期海外發展策略時,應提前布局,一併考慮當地的人才培訓計畫;像是與大學攜手,提供獎學金或深化產學合作,為企業未來的海外人才埋下種籽。

有的外籍生學成後想先留在台灣工作,政府可考慮提供若干年限的工作簽證;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至少四年的台灣社會體驗,可以順利融入職場,並為少子化的台灣社會補充年輕的優質人力。

在地化是國際企業的策略之一,企業總部設在母國,海外據點落地生根,與當地社群建立緊密的網絡連結,提前培訓在地人才,絕對是成功的關鍵要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