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電話

    電話

  • E-mail

    E-mail

名人專欄/專訪

言不及義的「菁英」是組織之瘤

【今周刊】專欄  刊登日期 :2021-01-2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 ◆按此◆聯結今周刊 --

 作者: 郭智輝理事長

快過年了,各企業的年終獎金方案應該都已經敲定了。平日工作已經夠繁重了,到了年底打考績,更是主管的頭痛時間,卻也是檢驗組織人力結構與配置的好時機。

除了新創或以創意為主的公司採平行或變形蟲架構外,多數組織都屬於金字塔型結構,也就是基層員工人數最多、逐級往上縮減;即使是近年流行的扁平化組織,也只是讓三角型壓扁一點,不會是長方型或倒三角型的架構。組織存在的目的在執行策略,但策略目標要明確單純,因此決策層級便不可能廣納全體成員。此外,雖然我們提過組織多樣性的思維,但是落實到營運面,還是要考慮每個人不同的能力與特質,適才適所,才能共同達成組織交付的任務。

關於管理,孔子有不少「金句」,其中也有不少被後人誤解或批評的言論。就像「中人以上,可以語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語上也」。這話若放在社會平權的角度,似乎有問題,但在領導統御裡就頗符合實情。基層人員只要清楚了解被指派的任務、勠力執行,不需要了解高階決策的理路脈絡。人的資質與歷練程度不一,各安其職、各盡所能是最理想的配置,沒道理強求磨練還不到位的基層員工,去承擔部門主管、甚至CEO所應扛下的職責。

孔子還說過:「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」,早先被視為愚民心態,但近代有人重新斷句,改為「民可,使由之;不可,使知之」:能力足的人,放手讓他發揮;能力不足者,要教導讓他明白道理。這樣的解讀,才符合孔子「有教無類,因材施教」的理念。這樣的思維也呼應現代企業管理的精神,員工資質不同,提供適合的訓練,讓每個人都能在適合的崗位上發揮最大的績效。也因此,現代企業裡,人力資源部門的角色也愈來愈吃重。

中階主管要了解屬下的特質,若碰到一些不甚靈光、不太開竅者,需耐心輔導溝通。然而組織更大的問題,會是在中高階主管的言行舉止,這標誌著企業的整體素質。

明末清初,鴻儒顧亭林,也就是顧炎武,不願受降至清廷為官,便由南而北沿途探尋是否有反清復明的機會。末了他的考察心得是:南方的知識分子「群居終日,言不及義」,北方的讀書人則「飽食終日,無所用心」,眼見大勢已去,便死心隱居著書立說。

公司的茶水間、抽菸區,或附近的咖啡店裡,常見到一群同事湊在一起閒聊。研究顯示,交換公司八卦訊息對員工的向心力和整體績效有正面效果;但是若一群中高階主管鎮日「練肖話」,經營績效要好也難吧!過去拜訪客戶的經驗,如果高階主管不談正事,盡講些風花雪月,顯示企業營運敗象已露;也常見一些業務主管好高騖遠、喜好空談,老是承諾一些做不到的事,也形同公司的未爆彈。

組織的中高階成員中,若有太多言不及義或無所用心者,必然會消耗未來的發展及經營資源。企業如此,受害的只是利害關係人,如果國家社會也有一群自詡為菁英,卻只會夸夸其談,看人挑水腰不疼的評論者,除了折損自己的菁英形象外,對整體社會也毫無貢獻。

對!我說的就是你所想的那些人!